爱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黄易天地xhytd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乾隆微微点头,眼中的赞许之色,更浓了几分。
接着,乾隆又出了几道简单的算术题。
永珩眨巴眨巴大眼睛,小脑袋飞速运转,不一会儿,便将答案准确地报了出来。
一旁的萧云瞧着,不禁掩唇轻笑,眼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。
要知道,普通阿哥年满六岁才能去上书房启蒙,接受系统的教导。
可年仅三岁的永珩,在乾隆的悉心教导下,已然掌握了不少知识。
这可是他们父子之间的小秘密。
乾隆早就叮嘱过永珩,在外面千万要藏拙,切不可锋芒毕露,让旁人察觉出异样。
在这深宫内苑,风云变幻莫测,各方势力盘根错节。
永珩虽在文武之道上,都已有了不小的进益。
可在众人眼中,他终究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,粉雕玉琢,天真无邪,还远未到让人视作威胁的年纪。
乾隆深知,过早地展露锋芒,只会为永珩招来无端的祸患,唯有韬光养晦,方能护他周全。
抽查完毕,乾隆轻轻摸了摸永珩的头,柔声道:“不错,不过切不可骄傲,日后还需勤加练习。”
永珩挺直了小小的脊梁,站在一侧,脑袋随着乾隆的话语轻点,脸上满是认真与专注。
见他这副模样,乾隆心中满是欣慰,微微抬手。
将一本古朴的《孙子兵法》从书案一角拿了过来,轻轻翻开,纸张摩挲间,发出细微的沙沙声。
“来,永珩,朕今日便与你讲讲这《孙子兵法》中的精妙之处。”
乾隆的声音低沉而醇厚,在静谧的房间里缓缓流淌。
永珩眼睛一亮,小步凑上前,目光紧紧锁住书页,满是好奇与渴望。
乾隆修长的手指轻点在书页之上,开口道:“此兵法开篇便言‘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’,你可知其意?”
永珩眨了眨大眼睛,略一思索,脆生生地回道:“皇阿玛,我认为,这是说打仗关乎国家生死存亡,定要慎重对待,不可随意妄为。”
乾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,轻轻点头,“嗯,所言不差。
这用兵之道,恰似这朝堂局势,风云变幻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
说着,乾隆抬眼望向殿外沉沉夜色,思绪仿若飘远,“就如今朝,我朝边疆时有蛮夷侵扰,我大清虽兵强马壮,但亦不可贸然出击。
需先探清敌军虚实,如同这兵法所言‘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’。
若不知对方兵力部署、粮草储备,贸然而动,只会损兵折将。”
永珩听得入神,小脑袋跟着不住地点,突然。
他像是想到了什么,眼睛亮晶晶地开口,“皇阿玛,儿臣听闻,上次边疆急报,朝中大臣有的主战,有的主和。
可您却迟迟未下决断,可是在等探马来报,以做到知己知彼?”
乾隆微微一怔,旋即大笑起来,笑声爽朗,在殿内回荡,“朕的永珩,果真是聪慧过人!
正是如此,朝堂之上,众人各执一词,朕若轻易被他人言语左右,未明敌我,这一仗必败无疑。”
乾隆兴致愈发高涨,继续翻着书页,指着“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”一句说道:“这兵家谋略,运用在朝堂之上,亦有奇效。
朕欲推行新政时,诸多守旧势力反对,朕便暗中培植新锐力量,待时机成熟。
一举推出,打他们个措手不及,方能成事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