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黄易天地xhytd.cc
原文:服桂枝汤,大汗出,脉洪大者,与桂枝汤,如前法。若形似疟,一日再发者,汗出必解,宜桂枝二麻黄一汤。
这段描述是关于桂枝汤及其变方的应用指导。首先,我们来理解一下背景知识。
桂枝汤,作为仲景方中的一首名方,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症,其症状包括恶寒发热、头痛身痛、鼻鸣干呕、苔白不渴、脉浮缓或浮弱等。该方通过调和营卫、解肌发表来达到治疗效果。
当服用桂枝汤后,出现大汗出、脉洪大的情况,这通常意味着病人体质较虚,或是发汗过度。然而,如果这种大汗出和脉洪大是正气驱邪外出的表现,且病人无其他不适,仍可继续使用桂枝汤,按照之前的煎煮和服用方法(即如前法)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大汗出后应及时补充水分,以防伤津。
至于“形似疟,一日再发者”,这里的“形似疟”指的是病人症状类似疟疾,表现为寒热往来,但并非真正的疟疾。而“一日再发”则是指这种寒热往来的症状在一天内会多次出现。对于这种情况,如果能够通过发汗使邪气外出,则病情有望缓解。此时,宜选用桂枝二麻黄一汤。
桂枝二麻黄一汤是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,但桂枝用量多于麻黄,意在微发其汗,既调和营卫,又驱邪外出,适用于表证未解而汗出不畅的情况。
桂枝二麻黄一汤方
原文:桂枝一两十七铢(去皮)
芍药一两六铢
麻黄十六铢(去节)
生姜一两六铢(切)
杏仁十六个(去皮尖)
甘草一两二铢(炙)
大枣五枚(擘)
桂枝一两十七铢: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,具有发汗解肌、温通经脉、助阳化气、平冲降气的功效。在古代,药的剂量单位有斤、两、铢等,其中1两等于24铢。这里的“一两十七铢”是一个相对精确的剂量,体现了中医对方剂配伍的严谨性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从流民开始修仙》《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》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《末日杂货铺[经营]》《维持女配的尊严》《历史直播,开幕暴击》《轮回乐园》《离婚后,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》《陛下重生后对我穷追不舍》《神话之后》
澄明之路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黄易天地xhytd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