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明之路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黄易天地xhytd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原文:寸口脉缓而迟,缓则阳气长,其色鲜,其颜光,其声商,毛发长。迟则阴气盛,骨髓生,血满,肌肉紧薄鲜硬,阴阳相抱,营卫俱行,刚柔相得,名曰强也。
“寸口脉”是中医脉诊的重要部位,位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,通过诊察寸口脉的脉象,可以推断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状况。对于“寸口脉缓而迟”的描述,我们首先要理解“缓”与“迟”的脉象特征。
“缓脉”指的是脉象从容和缓,不疾不徐,如珠滚盘,是脾气健旺的表现,亦可见于正常人,若病中见之,则提示正气恢复,病情向愈。而“迟脉”则是指脉来迟慢,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,多见于寒证,因阳气不足,鼓动无力所致,亦可见于邪热结聚之里实证,因气机郁滞,脉行不畅而迟。但在此描述中,“缓则阳气长”,似乎是将“缓”视为一种正面、阳气充沛的脉象,与常规理解稍有不同,这里可能更侧重于强调其阳气充盈的一面。
“其色鲜,其颜光”,意味着面色鲜明有光泽,这通常是气血充足、身体健康的表现。气血充足,面部得以滋养,故颜色鲜亮,光彩照人。
“其声商”,在中医五行学说中,“商”对应五音之一,与肺相应,代表清亮、高亢之音。此处或可理解为,由于阳气长,肺气充沛,声音显得清亮有力。
“毛发长”,则进一步印证了阳气充盛的状态。中医认为,发为血之余,肾其华在发,阳气充足,气血旺盛,毛发得以滋养,故能生长旺盛。
“迟脉”通常指的是脉来迟缓,每分钟搏动次数少于正常,多见于寒证,因阳气不足,鼓动无力所致。然而,在这段描述中,“迟则阴气盛”并非单纯指病理状态,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人体阴阳平衡中的一种特殊状态。
“阴气盛”,可以理解为体内阴液充足,阴精充盈。在中医理论中,阴与阳相互依存,相互制约,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。阴气盛,则能滋养骨髓,促进骨髓的生长发育,这是中医“肾生髓”理论的体现。骨髓充盛,又能化生血液,使血液充盈,为全身各脏腑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滋润。
“血满”,即血液充盈,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。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,为全身各部位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,同时带走代谢废物,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。
“肌肉紧薄鲜硬”,则进一步描述了阴气盛、血满所带来的身体变化。肌肉紧实,富有弹性,是身体健康、气血充足的表现。而“鲜硬”二字,则可能暗示了肌肉质地坚韧,力量充沛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