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新黄易天地】地址:xhytd.cc
老话说:“人多好种田,人少好过年!”
在苦难年代,干活时希望人多,集多人之力做农事,能发挥出人力的优势。过年时却因为生计艰难,无力让一大家人吃饱喝好,所以才巴不得人少一些才好。
作家邓云乡在《燕京乡土记》中,记载了一个凄凉的除夕故事:“家中瓶粟早罄,年货毫无。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,一筹莫展,听得邻家的砧板声,痛苦到极点。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,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,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,便拿刀斩空砧板,一边噔噔地斩,一边眼泪潸潸地落......”
这样故事别人听了,当然心生同情。但如果是换成朱家慧来听,却是剜心一般的感同身受?
那些年、那些事历历在目:艰难的年月,粮食不够吃,全家饿肚子。为了顶饿,甚至连麻雀都被捕捉干净。孩子们饿了,到他跟前哭述,她把能够吃的东西全部分给孩子。孩子们睡着了,她在饥饿的煎熬下辗转难眠。饿到极处,胃里一阵阵的痉挛,泛出可以淹没生命的酸水,她一口一口的强行咽下。“心酸”二字,对别人或许是指精神上的痛苦,对她朱家慧来说,那就是不堪忍受的真实体感!
盐淹芥菜的酸、胃里反出的酸与胃部的痉挛引发的痛感交织在一起,汇聚成“揪心之痛”!这种“揪心的痛感”不是亲身经历,是无法想象的。
六0年底,“******”最严重的时段,她几乎走到了崩溃边缘。如果当时没有干姐妹资助的一担老芥菜梆子,她无疑会被活活饿死;如果没有几个幼小孩子的牵挂,她可能还等不到被饿死。
夜深人静时,饥肠辘辘声与缓慢咀嚼老菜梆子的嘎嘎声是那样的刺耳,那样的冷漠,那样的凄凉、那样的揪心!让人忘了黑暗、忘了恐惧,忘了寒冷,忘了理智还有尊严......
是孩子的哭声让她还了魂。他恢复了意识,恢复了理智,她不敢放下身上的担子,为了她的孩子们她必须撑下去!在孩子们这里,她没有放弃的权利!
她是这样活出来的,他的信念就是她的孩子。如果当初失去了孩子的牵挂,她的结局可想而知。
六七年老大蒋学锋应征入伍,她们家成了“光荣军属”,得到了政府的一些照顾,准许她在自家的矮、破、小的房子里开设了小卖铺。毕竟是小商贩出身,熟悉经商门道。又有半大小子老二的帮衬,家里勉强有了温饱。
今年的转变她是不曾想到的。
她们家把下放户籍、停止商品粮供应的“塌天之祸”,转变成了“逆天改运”的契机!这是上帝之手才能创造的奇迹。而这奇迹就落在了她朱家慧的身上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梦里自知身是客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黄易天地xhytd.cc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